欢迎访问延安大学咸阳医院公众版网站!
当前时间:
延安大学咸阳医院,中铁二十局中心医院,延安大学医学院第三附属医院,咸阳心脑血管病医院,居民医保定点医院
967120
029-33766666
糖尿病:患者生活常识6方面须知!
发表时间:【2023-10-13】
字体大小:【放大】 【正常】 【缩小
浏览次数:【4058】次

      糖尿病是一种以高血糖为特征的代谢性疾病。高血糖则是由于胰岛素分泌缺陷或其生物作用受损,或两者兼有引起。糖尿病时长期存在的高血糖,导致各种组织,特别是眼、肾、心脏、血管、神经的慢性损害、功能障碍。
      目前尚无根治糖尿病的方法,但通过多种治疗手段可以控制好糖尿病,糖尿病教育在这方面起着重要作用,通过普及这些生活知识,有助于丰富患者糖尿病防治意识,提高自我管理水平,积极主动配合治疗,少走弯路。


一、糖尿病患者旅行时应注意

      1. 出行前装备:
      充足的降糖药物
      胰岛素、针头
      病情卡
      医用胶布、创可贴
      血糖仪、采血针、试纸
      消毒棉签、棉片
      糖果、葡萄糖水等含糖饮料其他与自身身体情况相关的药物及物品

      2. 选择舒适的鞋子和袜子

      糖尿病患者必须注意脚部保养,外出旅行前选择宽松且舒适的鞋子袜子,保证鞋底厚且软,购买吸湿性和透气性良好的柔软袜子,袜口不能太紧,每天更换一次。经常检查鞋内有没有进异物,防止脚受到损伤。晚上睡觉前用温水泡泡脚,仔细检查脚有没有出现擦伤、红肿或水泡,若脚出现问题,需就近医院处理,避免出现糖尿病足。

      3. 预防缺水,进食清淡,保持饮食及作息规律

      糖友旅行时记得多喝水,出汗后及时补充水分,预防因身体缺水引起血糖不稳定。糖尿病人应选少油少盐的清淡食物。饭菜的量尽可能接近平时的饭量。点餐时尽量多点清蒸、水煮的清淡食品,避免油炸肥腻的重口味的食品。易造成升糖的汽水饮料尽量不碰,要多喝开水、茶等代替饮料。

      旅游时,选择与日常生活中相近的作息状态,有利于维持血糖的稳定。如出现呼吸费力、胸闷憋气、头晕头痛、面色苍白等症状时,应立即终止旅行,尽快就医,以防出现意外。

二、糖尿病患者驾驶时应注意

      驾车的糖友,在驾驶前需要检测一下血糖:
      当血糖在7~10mmol/L时,驾驶比较安全;
      血糖在6mmol/L以下时,需要及时补充食物;
      血糖低于4mmol/L时,驾驶的可控性可能会变差,此时不建议开车。

      一旦出现低血糖症状(心慌、力气不足、疲倦、反应迟钝、出虚汗、手指发抖、眼前容易发黑等)应立即寻找安全地点靠边停车。

三、糖尿病患者如何应酬
      1. 告知别人自己的病情
      在应酬之前可以告诉在座的朋友、同事自己的病情,自己不能彻底尽兴的饮酒,先予以赔罪,相信接下来也不会出现灌酒的情况。

      2. 少饮酒
      很多糖尿病患者在饮酒方面是不节制的,遇到了应酬的场合上更是拼命地喝酒。如果过量饮酒,在饮酒结束以后就会出现低血糖的问题,这非常的危险,而且从长远来看经常喝酒会让血糖升高。
如果非要喝酒不可,就要控制好量,超量则选择以茶代酒。

      3. 点菜时要考虑到自己
      如果自己请客,在点菜的时候就应该照顾大家的口味,给自己点上一两道口味清淡的,不会影响血糖的菜色。如果是别人请客,就要在别人点的菜当中分辨自己哪些能吃,哪些不能吃。外出应酬也不能忘记饮食禁忌,不能一时忘形而吃下不该吃的食物,否则易造成血糖波动。

      4. 找服务员要一碗温水

 

四、糖尿病患者生病时应注意
      与正常健康人相比,糖尿病患者的免疫力明显降低,因此,每当季节交替或气温骤降时,患者很容易出现感冒发烧。

      感冒发烧发生在糖尿病患者身上,问题就严重得多。一旦处理不当,不仅会导致血糖失控,诱发“酮症酸中毒”等急性并发症,还可能造成感染蔓延引起肺炎,或导致高血压、心脑血管疾病、慢性心衰等合并症,导致病情加重,危及生命!

      1. 饮食方面
      可以让患者吃些清淡易消化的食物,以满足机体基本的热量需求,避免发生低血糖。如果患者吃干饭难以下咽,也可改为流质、半流质或软质食物,如稀饭、面条等食物。如果食欲太差,可采取少量多餐,分多次吃完。夜间血糖如果低于5.6mmol/L时,应补充糖类食物,以避免低血糖发生。

      2. 病情监测
      感冒发烧期间患者血糖波动较大,容易诱发酮症酸中毒,因此,需要加强对血糖和尿酮体的监测。一般要按照每天测7个时间点血糖的频率进行检测,即三餐前+三餐后+睡前。如果早晨出现异常血糖波动,必要时还需加测凌晨2点或3点血糖。
      另外,当血糖>13.9mmol/L时,还要每4~6小时测一次尿酮体,这一点非常必要,尤其对1型糖尿病患者更是如此。如发现持续血糖高或者酮体尿检为阳性,应告知患者及时来医院就诊。

      3. 合理选用感冒药

      (1)解热时,原则上尽量不用激素类药物(如地塞米松)降温,因其具有明显的升糖作用。
      (2)合并心脑血管疾病、高血压的糖尿病患者应慎用含有血管收缩剂的感冒药,可能会诱发血管痉挛,导致血压升高,诱发心绞痛、心肌梗死或脑卒中。
      (3)尽量不用含糖的止咳化痰药,这类药物含糖量较高,易造成血糖波动,可以选择氨溴索、鲜竹沥等无糖型制剂。
      (4)进食较差、需要补液的患者,在静脉输注葡萄糖液时,要注意按比例加入普通胰岛素兑冲。
      (5)如果患者同时合并细菌感染,应酌情加用抗生素治疗。

       4. 若感染控制仍不理想,持续发烧不退,则尽快就医。

五、糖尿病患者如何应对心理问题
      各位糖友们或糖友家属应该及时发现不良情绪,通过控制和干预,延缓病程和并发症,照样可以幸福长寿。下面为糖友们推荐一些常用方法:

      1. 保持优质睡眠
      充足的睡眠能为身体提供一个良好的精神状态,对于事物拥有更积极乐观的心态。

      2. 适度运动,保持精力充沛
      有研究显示,运动锻炼具有降低血脂,增加肌肉组织对胰岛素敏感性的作用。

      3. 关注内心,及时宣泄
      信心是治疗疾病的根本,同时,倾听自己的内心情绪是非常重要的。

      罹患糖尿病后,患者可能会经历拒绝、愤怒、恐惧、抑郁、接受等心理变化,而接受的关键在于,能否做到“与疾病和平共处”。

六、糖尿病患者的其它生活小常识
      1. 每天喝半斤牛奶或豆浆
      适量饮用牛奶有助于预防骨质疏松,有益于心血管的健康;
      豆浆含有大量的膳食纤维,能有效阻止人体糖分的吸收,降低血糖。

      2. 适量补充维生素C
      糖尿病患者每天补充1000毫克的维生素C,可以改善血糖和血压,更好地控制糖尿病及其并发症。
      健康人群每日从饮食中摄取140毫克以上的维生素C,可以降低患糖尿病的风险。
      新鲜蔬菜和水果是维生素C的良好来源。

      3. 没有发酵的面食升血糖更慢一些
      没有经过发酵的面食,俗称“死面”,饱腹感持续时间更长,吸收缓慢,对餐后血糖的影响相对缓慢且弱;经过酵母发酵的面食,俗称“发面”,易于消化,在胃中存留的时间和饱腹感持续时间短,对餐后血糖的影响快而强。

 

供稿供图:神经内科五病区 王露露
审核:杨敏
编辑:宣传部 陈蕾
校对:宣传部 蒋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