欢迎访问延安大学咸阳医院公众版网站!
当前时间:
延安大学咸阳医院,中铁二十局中心医院,延安大学医学院第三附属医院,咸阳心脑血管病医院,居民医保定点医院
967120
029-33766666
聚焦护理科研 赋能临床实践——延安大学咸阳医院护理课题汇报交流会顺利召开
发表时间:【2025-07-11】
字体大小:【放大】 【正常】 【缩小
浏览次数:【1358】次

聚焦护理科研 赋能临床实践

在"健康中国2030"战略深入推进的大背景下,护理科研作为提升护理服务质量、推动护理学科发展的关键力量,正日益受到重视。

为积极响应国家对护理科研创新的号召,深化护理科研实践,延安大学咸阳医院于2025年7月10日在心血管病院第一学术厅成功举办院内立项护理课题汇报交流会。

此次会议旨在汇聚护理科研智慧,攻克临床难题,以科研之力赋能护理高质量发展。

课题汇报交流会现场

会议特邀口腔病院种植科主任兼口腔颌面外科副主任庞楠博士、神经内科十五病区副主任张国勋博士担任指导专家。

两位博士凭借深厚的学术造诣和丰富的临床经验,为护理课题"把脉问诊",助力优化设计,推动科研成果高效转化为临床实践。

护理科研管理委员会秘书、神经内科十三病区高佩佩护士长担任会议主持,护理科研管理委员会全体委员、2025年院内立项课题负责人、护理科研团队新进成员及科研爱好者共80余人齐聚一堂,现场学术氛围浓厚。

庞楠博士

张国勋博士

流程规范 严谨指导 促进学术交流

会议伊始,主持人详细解读活动目标与实施方案,强调护理科研与精准护理、循证护理的紧密联系。

在"健康中国"战略指引下,护理科研需立足临床实际,以解决患者健康问题为核心,运用科学方法优化护理流程、提升护理质量。

同时,主持人明确汇报要求与指导流程,为后续科研交流筑牢规则基石,引导护理人员以严谨科研思维剖析临床困境。

高佩佩主持会议

多元课题覆盖 热烈互动提升水平

汇报讨论环节,各位护理课题负责人依次围绕课题研究背景和意义、目的、设计、方法、预期结果、时间及进度安排等方面进行汇报。

从"无痛支气管镜检查麻醉方式优化"到"中西医结合护理模式在骨折患者中的应用",从"减压球对神植患者心理干预"到"压力性损伤敷料效果研究",课题覆盖临床护理创新、患者心理支持、康复管理等多维度。

汇报结束后现场讨论迅速升温,形成了"提问—解答—延伸—再探讨"的热烈互动循环。整个讨论环节中,思想碰撞不断,学习热情高涨。

指导专家及科研委员会委员紧扣临床实际,针对研究设计的科学性、数据分析的严谨性及成果转化的可行性展开指导。

既要求研究符合科研规范、具备理论深度,又强调成果需解决临床问题、提升护理实效,引导护理人员从临床问题出发,运用循证方法制定个性化方案,实现科研与临床深度融合。

以研促护 扎根临床共发展

最后,护理科研管理委员会主任委员、脑血管病院宋春兰总护士长在总结中指出,护理科研是临床进步的"助推器"。此次交流正是医院践行规划、推动护理科研发展的生动实践。

通过交流,不仅展示了院内护理科研成果,更将"以研促护"的理念根植于每位护理人员心中。

她鼓励大家立足日常工作,敏锐捕捉科研线索,以科研证据为依据优化护理流程,推动护理工作从传统经验模式向科学循证模式转变。

宋春兰总护士长作会议总结

展望未来 持续深耕服务健康中国

本次护理课题汇报交流会的成功举办,不仅是延安大学咸阳医院响应国家护理事业发展规划、践行"健康中国2030"战略的具体行动,更标志着医院护理科研工作在规范化、专业化道路上迈出坚实一步。

未来,医院护理团队将以此次交流会为新起点,持续深耕临床一线,从患者需求中提炼科研命题,在专家指导下锤炼科研能力,让每一项护理研究都扎根于临床、服务于患者。

通过不断推动科研成果向临床实践转化,逐步构建"科研创新、质量提升、患者受益"的良性循环,以科研赋能护理内涵建设,助力医院护理学科向更高层次迈进,为守护群众健康、推进健康中国建设交出更优质的"护理答卷"!

合影留念

供稿:神经内科十六病区 李瑞雪 心血管内科八病区 张苗苗
供图:心脏大血管外科 姚冲
审核:杨敏
编辑:宣传部 成淑平
校对:宣传部 李钊